Saturday, November 18, 2006

第76期首版


主題﹕他們尋找美善故事

青少志工落實大愛

報導/莊茂興(攝影:美里慈濟攝影部提供)

刊出日期﹕18/11/2006


與肌肉萎縮症抗戰數十年的女病患,這一次終于抵擋不住病魔的侵襲,被送入了中央醫院的加護病房。一名青少年志工,在探望女病患時,看到其全身皆插滿氧氣管及不知名的物体,悲憫之心油然而生。被病魔折騰得無法言語的女病患,依然掙扎求生,也讓少年看到了生命的堅韌及珍貴的一面。她和兩名隨同到醫院關怀的同伴回到課室后,與同窗分享了這段故事,豈料卻牽動了全班五十多名同學的心,合力摺了二千多只紙鶴,帶來醫院送給女病患,祈願女病患早日康复。這名少年志工也立志要努力讀書當醫生,治好女病患,然而女病患卻等不及這一天的到來,就撒手人寰了。

立志做醫生 要懂醫身和醫心

如今這名女病患逝世近一年半了。去年這名少年志工,沈欣玥,在大馬教育文憑考試中也考得10A的优异成績,順利升上中六。當她被問起是否還要當醫生時,她毅然地回答說“還會”。慈濟創辦人証嚴法師的一句話,深深地烙印在其腦海中。她要當一個不僅懂得醫身,還要懂得醫心的醫生,為實踐醫療普遍化的概念獻一份力量,讓貧苦人家皆得醫療照顧。如此動人的美善人生故事,經常在這班青澀年齡的志工身上發生。這群青少年志工,簡稱為慈少及慈青。他們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更早懂得付出就是幸福的道理。他們在這條志工的道路上,看到了世間的苦難,因此啟發了一顆善心。

【訪視道路漸行漸成熟】

過去在同學眼中是一個不愛讀書的沈欣玥,在2000年經一名志工向其父母介紹之下,走入了慈濟世界。當初她本身也為了在周末不愿听到父母的嘮叨,當著慈濟為避風港,與志工們一起去關怀個案。不過這條訪視的道路,卻讓她在漸行當中,思想就越成熟。她在團體里,也發現了許多開啟智慧的言語。其中一句“行善、行孝不能等”的靜思語,更讓她決心在慈濟里做關照貧苦人群的工作,而回家后,就扮演孝順父母的角色,努力讀書,不讓父母操心。

【青少年找個出口】

5年的行善道路,讓看過世間苦難的楊順汶領悟到,人活著的意義並非只是吃喝玩樂,其實在人生的崗位上,還要幫助別人。社會的誘惑實在太大,楊順汶曾目睹朋友沉淪。在兜兜轉轉當中,他卻在這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。他說,當他親眼目睹一個家庭挨餓、窮人無錢安葬至親,守尸多日的凄景,還有失去雙親的孩子臉孔時,內心總是感到非常酸痛。他在當志工多年來,也感化了學校的老師和朋友,主動捐款救濟貧苦。

【幸福要往內心尋找】

懵懵懂懂加入慈少行列已有5年的陳勇磬,從最初參與環保工作至訪視及醫院志工后,才体會到自己為何要伸出這雙手。今年就讀中五的陳勇磬,過去在訪視路上,遇見了許多活在惡劣環境的個案,從中覺悟到原來自己是那么的幸福。醫院內病苦的愁容和生离死別的故事,在在地向他詮釋了什么是無常。他說,令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名患癌的個案。她在病情嚴重期間,只得靠膠管輸送食物,非常痛苦。驀然回首,陳勇磬對自己擁有一段比其他人更充實的少年時光,而感到非常的幸福。他說,其實幸福是要從內心里去尋找,而不是往外去尋找。

【時下少年無法靜思】

2000年就加入慈少的田盈盈,對目前青少年無法靜思感到憂慮。她深信青少年只要多接觸世間的苦難,善念就會被啟發。在沙巴大學求學期間,她曾到鄉下為一群叛逆的少年開辦生活營,對大愛原來真的能夠淨化青少年的心有了驗証。她說,這個生活營主要是要青少年孝順父母。營員們在大愛的催化,從首天的抗拒,到后來接受;當工作人員在最后一天要他們寫信給父母時,大家都很樂意執筆。她說,在富裕家庭長大的青少年,相信是不會知道在一個鬧市中,卻擁有一群三餐不繼的貧病人家。對沙巴偏遠的山間一群孩子而言,上學的路,即遙遠又艱辛。小小的体格,要背著數公斤的白米,步行整天才能抵達學校上課。當白米食罄后,孩子們就無法上課,千里跋涉回村添米。這些孩子的父母,普遍上都是希望孩子留在村內耕种就好。然而,這條上學的路,再怎么遙遠、難行,孩子們還是堅持上學,若不是鐵石心腸的人,誰看了這情景都會愴然涕淚。多年前這群孩子被當地慈濟人發現后,由大學慈青領養,直至今年,終于有兩位孩子完成考上大學的夢。

【探索人生的意義】

在面對探索人生意義階段的巫明強,受到大學室友牆上張貼的一句“知福、惜福,再造福”所吸引。他說,他在那段時期一直重复思考要如何度過這段人生才不會白費的問題,不過始終探索不出一個所以然。他也不愿在完成學業后,走入社會就是注定為了工作和生活打拼,因為這种生活太平庸了。不過,他每一次發現室友在當完志工回來宿舍后都很歡喜,于是,在一次的机緣下參與了靜思生活營。這個生活營讓他感覺特別平靜及扎實。他發現證嚴法師將慈濟的志業規划得非常完善,即有四大志業,八大腳印,並決心奉獻。他說,證嚴法師要我們做就對了。

No comments: